【羊城晚报】全国名校长齐聚广州共商“全球胜任力培养”

2021.04.27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日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中国实践——2021国际教育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近50位来自全国的顶尖学术研究机构的教研专家、高等院校教授、顶级公民办学校校长、实战专家发言,分享对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案例。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所谓“全球胜任力”,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全球胜任力近年来也引起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高度关注。

本次论坛设2个主论坛、5个平行论坛,包括5场主旨报告、6场圆桌论坛、7场探究课课堂教学展示观摩,17场主题报告以及学生学习成果、学习共同体建设展示等丰富多元的形式,从全球胜任力在中国的理论重构研究到实际课堂教学,深入探讨了如何基于中国立场,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建设等层面进行本土创新,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中国青少年。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首任会长吴颖民强调,对于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必须要服务于“双循环”大局,作为教育人必须思考培养的人才能不能适应双循环,能不能推动双循环,尤其是推动国内循环,这是核心和关键。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滕珺认为,“全球胜任力”并不是一套单独体系,并不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之外做另外的事情,而是把国家课程做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和延伸的过程,是中国人所说的“善己达人,兼济天下”。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培养孩子的“全球胜任力”,是有阶段性和阶梯性的,中国有句古话,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先把个人的能力、修养、知识和境界提高,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才能跟不同领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很好地对话,才能谈得上全球。

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华国际文凭学校协会首任会长崔建社表示,全球胜任力培养要融入到高质量教育发展中,融入育人方式的变革中,融入到学、教、评的理念更新中,融入培养全球意识、国际情怀中以及破“五唯”的教育评价改革中。

本次论坛不仅有针对全球胜任力的理论探讨,还将分会场设在了广州市黄埔区的中黄外国语小学和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两所学校。

来自中黄管理的3所学校在总校长崔建社的带领下,呈现了多维度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案例,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展现了如何创造性地实施高质量的国家课程,同时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素养以及全球胜任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